【觀點】美國投入資訊教育的同時,我們投資了什麼?

Growing-investments

教改、鼎王、洪案,全民心灰意冷之際,我們需要更多正面的力量。看到相當多為不平發聲,提供方向與反省的人物,除了給予這些勇士掌聲之外,更需要我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投入更多的關心與努力,而美國,半年來在資訊教育上的投入,令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我們,無法忽視,必須關心。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去年非營利組織Code.org發佈時,發佈了這麼一段演說:

歐巴馬總統呼籲:學習如何寫程式不僅對你來說很重要,也對國家很重要,如果我們希望美國走在科技前端,我們需要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投入,Coding將改變我們做事情的方式。沒有人天生就是電腦科學家,透過一點努力,數學技巧和科學基礎,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電腦科學家。(中文報導)

歐巴馬總統不僅僅為Code.org宣傳,更將資訊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到總統的層級,而這樣迫切的程度也是源於事實上,美國的軟體工程師等相關職業,在2013年的調查中居於榜首,來到70,000多個職缺,且數量幾乎是第二名的會計或審計(37,000萬多)的兩倍。(中文可參考:2014 百大最佳職業,軟體工程師躍居冠軍) ,而英國,甚至將Coding教育提到國家等級,正式開始自己的Coding人才儲備之路(UK Government Backs Year Of Code Campaign, Boosts Funds To Teach Code In Schools)

在這樣高需求的情況下,美國政府與民間很一致地,認為從小開始培養對寫程式的「興趣」,是相當重要的。

不僅僅網路上學習寫程式的資源如雨後春筍般冒出(Codecademy),甚至把程式概念設計成玩具(Play-i),讓兒童小時候耳濡目染。美國人的目標是,把程式變成一種「人人都具備的能力」,而不是一種單純的「專業能力」。

會寫程式有什麼好處:

一、每個人都會寫程式,代表只要一台電腦(甚至一台平板),人人都可以創新,隨時創新,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創造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可以延伸出相當多的商機與機會,進而創業,讓美國持續保有競爭力。

二、提供就業市場十年後的充沛人力,從2013年開始推廣的Coding教育,這些受啓蒙的小孩,未來在十年後將成為美國就業市場的基石,而美國將不會在電腦科學的人才上出現斷層。

歐巴馬明確的呼籲,民間機構與企業投入,還有更多新創企業投入在美國人民的Codind教育之上,筆者不敢斷言十年後美國是不是世界強國,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將會是擁有世界上最多軟體工程師的國家,且人數大幅領先其他國家。

目前,已有將近3000萬人在Code.org上開始學習Code的第一步,僅僅在半年的時間內。

code.org1

寶島台灣

而在台灣,我們尚未有認知到世界的走向與趨勢,即使有少數先見者願意踏出實驗性的腳步(小綠綠寫程式Maker等等),但社會風氣尚未形成,仍需要更多的人透過行動、閱讀、分享,讓龐大遲緩的體制翻轉。

台灣教育不斷在目標不明的途徑上前進,殊不知手上的地圖早已不適用於今日的地形,路旁的樹會長,河流會轉向,沒有洞察前方趨勢的能力,改便路徑,只是爲改而改。

未來是一個創造的時代,Coding、3D Printer、線上學習,應該為台灣創造機會,更要創造自己的學習途徑,培養能力與發展是自己的工作,不是學校也不是補習班,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教育部長。(擇己所愛不盲從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我們需要什麼

「一個開放的心胸,接受世界會不斷改變的事實。」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這個概念看起來容易,但現行的各項系統與體系,以及對失敗的恐懼,使各個階級與職業的人,自我保護,保持沈默,認為改變是少數人的事,但也因為這些The Greater Fool,有些事情才得以改變。

“The greater fool is someone with the perfect blend of self delusion and ego to think that he can succeed where others have failed. This whole country was made by greater fools." 

 – Sloan Sabbith to Will McAvoy in “The Newsroom"

 

 從現在開始,投資心態

一、改變教育與工作的概念

教育,為了讓成長的地方更好,不管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或九年一貫,國家在人才上的投資,為的是未來國家更優秀的人才,父母負擔大學學費,為的是未來讓我們生長的地方更好,現行的機制確實有相當大空間需要改善,但不可將教育視為理所當然,不單單是獲得工作、賺取報酬。一旦有了心態的轉換,我們會開始思索如何讓服務的企業、機關、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上發揮更好的影響力。這段話不僅對同年紀的人說,也說給老闆們,薪水給多給少,數字多寡很主觀,重點是的帶領的員工,心委屈了嗎?有舞台嗎?

二、用長遠的心態看事情

10000個小時。每一個政策、每一項措施,每一個改變,每一個習慣,都需要長期的維持與關注,追求「速成」,是補習班等等的體制養成習慣,但不是注定,只是習慣,如同煙癮,難改,但有機會,隨時提醒斤斤計較數字的人,數字是工具,不是目的,累積的過程,無價。

大學時期,有一位「頭銜達人」,處處沾光,毫無貢獻,惹得社團與學系雞飛狗跳,如此汲汲營營,可以掙得一時美名,卻失去了長期的名聲與情誼。

三、練習接受不一樣

台灣在接受「不一樣」這件事上其實表現得可圈可點,但在文化包容與接受異己的溝通方式上,確實需要再多磨練,對事,不對人。對於真正有意義的論點,尊重與認同,對於需要調整的觀點,接受、肯定,再建議。

高中時,班上有位極富藝術天份的同學,原以為他會一生都保持著畫畫的喜好,上大學時,他選擇了羅斯福路的商管科系,我問:你不再畫畫了嗎?他說:我爸媽說,畫畫養不活自己。

一席話,他再也不畫了。

練習成為藝術家,練習「說」自己要成為藝術家,練習「接受」朋友、愛人、兒女要成為的獨一無二。

多元個體造就了社會的多樣性,而社會正是由各式各樣的人所組成,不論我們喜歡與否,每個人都有自己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與自由,在你眼裡的怪人,其實在他眼裡,你也很奇怪,停止無謂的排擠,台灣需要多一點正面的鼓勵與包容。

需要你

美國投資資訊教育的明確與團結,正需要台灣我們借鏡與思考,美國為了國家未來十年投資,台灣也在進步中,但還可以更好,我們需要你,也需要更多明確,有遠見,願意說真話的人帶領,要我們要留給下一代怎麼樣的環境、思維與文化,取決于投資了什麼樣的心態與涵養。

圖片來源:David Aaron TroyAdvice about finance Code.org